LeetCode 第 207 题:“课程表”题解

题解地址:拓扑排序 + 深度优先遍历(Python 代码、Java 代码)

说明:文本首发在力扣的题解版块,更新也会在第 1 时间在上面的网站中更新,这篇文章只是上面的文章的一个快照,您可以点击上面的链接看到其他网友对本文的评论。

传送门:207. 课程表

现在你总共有 n 门课需要选,记为 0 到 n-1。

在选修某些课程之前需要一些先修课程。 例如,想要学习课程 0 ,你需要先完成课程 1 ,我们用一个匹配来表示他们: [0,1]

给定课程总量以及它们的先决条件,判断是否可能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?

示例 1:

输入: 2, [[1,0]] 输出: true 解释: 总共有 2 门课程。学习课程 1 之前,你需要完成课程 0。所以这是可能的。 示例 2:

输入: 2, [[1,0],[0,1]] 输出: false 解释: 总共有 2 门课程。学习课程 1 之前,你需要先完成课程 0;并且学习课程 0 之前,你还应先完成课程 1。这是不可能的。 说明:

输入的先决条件是由边缘列表表示的图形,而不是邻接矩阵。详情请参见图的表示法。 你可以假定输入的先决条件中没有重复的边。 提示:

这个问题相当于查找一个循环是否存在于有向图中。如果存在循环,则不存在拓扑排序,因此不可能选取所有课程进行学习。 通过 DFS 进行拓扑排序 - 一个关于Coursera的精彩视频教程(21分钟),介绍拓扑排序的基本概念。 拓扑排序也可以通过 BFS 完成。

拓扑排序 + 深度优先遍历(Python 代码、Java 代码)

这道题的做法同样适用于第 210 题。

方法一:拓扑排序(Kahn 算法)

0210.gif

拓扑排序实际上应用的是贪心算法。贪心算法简而言之:每一步最优,全局就最优。

具体到拓扑排序,每一次都输出入度为 00 的结点,并移除它、修改它指向的结点的入度,依次得到的结点序列就是拓扑排序的结点序列。如果图中还有结点没有被移除,则说明“不能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”。

拓扑排序保证了每个活动(在这题中是“课程”)的所有前驱活动都排在该活动的前面,并且可以完成所有活动。拓扑排序的结果不唯一。拓扑排序还可以用于检测一个有向图是否有环。相关的概念还有 AOV 网,这里就不展开了。

算法流程

1、在开始排序前,扫描对应的存储空间(使用邻接表),将入度为 00 的结点放入队列。

2、只要队列非空,就从队首取出入度为 00 的结点,将这个结点输出到结果集中,并且将这个结点的所有邻接结点(它指向的结点)的入度减 11,在减 11 以后,如果这个被减 11 的结点的入度为 00 ,就继续入队。

3、当队列为空的时候,检查结果集中的顶点个数是否和课程数相等即可。

思考这里为什么要使用队列?(马上就会给出答案。)

在代码具体实现的时候,除了保存入度为 0 的队列,我们还需要两个辅助的数据结构:

1、邻接表:通过结点的索引,我们能够得到这个结点的后继结点;

2、入度数组:通过结点的索引,我们能够得到指向这个结点的结点个数。

这个两个数据结构在遍历题目给出的邻边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得到。

参考代码 1

Python 代码:

class Solution(object):

    # 思想:该方法的每一步总是输出当前无前趋(即入度为零)的顶点

    def canFinish(self, numCourses: int, prerequisites: List[List[int]]) -> bool:
        """
        :type numCourses: int 课程门数
        :type prerequisites: List[List[int]] 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
        :rtype: bool
        """
        # 课程的长度
        clen = len(prerequisites)
        if clen == 0:
            # 没有课程,当然可以完成课程的学习
            return True

        # 步骤1:统计每个顶点的入度
        # 入度数组,记录了指向它的结点的个数,一开始全部为 0
        in_degrees = [0 for _ in range(numCourses)]
        # 邻接表,使用散列表是为了去重
        adj = [set() for _ in range(numCourses)]

        # 想要学习课程 0 ,你需要先完成课程 1 ,我们用一个匹配来表示他们: [0,1]
        # [0, 1] 表示 1 在先,0 在后
        # 注意:邻接表存放的是后继 successor 结点的集合
        for second, first in prerequisites:
            in_degrees[second] += 1
            adj[first].add(second)

        # 步骤2:拓扑排序开始之前,先把所有入度为 0 的结点加入到一个队列中
        # 首先遍历一遍,把所有入度为 0 的结点都加入队列
        queue = []
        for i in range(numCourses):
            if in_degrees[i] == 0:
                queue.append(i)

        counter = 0
        while queue:
            top = queue.pop(0)
            counter += 1
            # 步骤3:把这个结点的所有后继结点的入度减去 1,如果发现入度为 0 ,就马上添加到队列中
            for successor in adj[top]:
                in_degrees[successor] -= 1
                if in_degrees[successor] == 0:
                    queue.append(successor)

        return counter == numCourses

Java 代码:

import java.util.ArrayList;
import java.util.LinkedList;
import java.util.List;

/**
 * 该方法还存储了拓扑排序的结果,个人觉得这种写法很好理解,根据这个写法可以马上写出 LeetCode 第 210 题 课程表 II
 *
 * @author liwei
 * @date 18/6/24 下午12:20
 */
public class Solution {

    /**
     * @param numCourses
     * @param prerequisites
     * @return
     */
    public boolean canFinish(int numCourses, int[][] prerequisites) {
        if (numCourses <= 0) {
            return false;
        }
        int plen = prerequisites.length;
        if (plen == 0) {
            return true;
        }
        int[] inDegree = new int[numCourses];
        for (int[] p : prerequisites) {
            inDegree[p[0]]++;
        }
        LinkedList<Integer> queue = new LinkedList<>();
        // 首先加入入度为 0 的结点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umCourses; i++) {
            if (inDegree[i] == 0) {
                queue.addLast(i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// 拓扑排序的结果
        List<Integer> res = new ArrayList<>();
        while (!queue.isEmpty()) {
            Integer num = queue.removeFirst();
            res.add(num);
            // 把邻边全部遍历一下
            for (int[] p : prerequisites) {
                if (p[1] == num) {
                    inDegree[p[0]]--;
                    if (inDegree[p[0]] == 0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queue.addLast(p[0]);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// System.out.println("拓扑排序结果:");
        // System.out.println(res);
        return res.size() == numCourses;
    }
}

复杂度分析:

  • 时间复杂度:O(E+V)O(E + V)。这里 EE 表示邻边的条数,VV 表示结点的个数。初始化入度为 00 的集合需要遍历整张图,具体做法是检查每个结点和每条边,因此复杂度为 O(E+V)O(E+V),然后对该集合进行操作,又需要遍历整张图中的每个结点和每条边,复杂度也为 O(E+V)O(E+V)
  • 空间复杂度:O(V)O(V):入度数组、邻接表的长度都是结点的个数 VV,即使使用队列,队列最长的时候也不会超过 VV,因此空间复杂度是 O(V)O(V)

这里回答一下使用队列的问题,如果不使用队列,要想得到当前入度为 00 的结点,就得遍历一遍入度数组。使用队列即用空间换时间。

方法二:深度优先遍历

这里要使用逆邻接表。其实就是检测这个有向图中有没有环,只要存在环,这些课程就不能按要求学完。

具体方法是:

第 1 步:构建逆邻接表;

第 2 步:递归处理每一个还没有被访问的结点,具体做法很简单:对于一个结点来说,先输出指向它的所有顶点,再输出自己

第 3 步:如果这个顶点还没有被遍历过,就递归遍历它,把所有指向它的结点都输出了,再输出自己。注意:当访问一个结点的时候,应当先递归访问它的前驱结点,直至前驱结点没有前驱结点为止

参考代码 2

Java 代码:

class Solution(object):

    # 这里使用逆邻接表

    def canFinish(self, numCourses: int, prerequisites: List[List[int]]) -> bool:
        """
        :type numCourses: int 课程门数
        :type prerequisites: List[List[int]] 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
        :rtype: bool
        """
        # 课程的长度
        clen = len(prerequisites)
        if clen == 0:
            # 没有课程,当然可以完成课程的学习
            return True
        # 深度优先遍历,判断结点是否访问过
        # 这里要设置 3 个状态
        # 0 就对应 False ,表示结点没有访问过
        # 1 就对应 True ,表示结点已经访问过,在深度优先遍历结束以后才置为 1
        # 2 表示当前正在遍历的结点,如果在深度优先遍历的过程中,
        # 有遇到状态为 2 的结点,就表示这个图中存在环
        visited = [0 for _ in range(numCourses)]

        # 逆邻接表,存的是每个结点的前驱结点的集合
        # 想要学习课程 0 ,你需要先完成课程 1 ,我们用一个匹配来表示他们: [0,1]
        # 1 在前,0 在后
        inverse_adj = [set() for _ in range(numCourses)]
        for second, first in prerequisites:
            inverse_adj[second].add(first)

        for i in range(numCourses):
            # 在遍历的过程中,如果发现有环,就退出
            if self.__dfs(i, inverse_adj, visited):
                return False
        return True

    def __dfs(self, vertex, inverse_adj, visited):
        """
        注意:这个递归方法的返回值是返回是否有环
        :param vertex: 结点的索引
        :param inverse_adj: 逆邻接表,记录的是当前结点的前驱结点的集合
        :param visited: 记录了结点是否被访问过,2 表示当前正在 DFS 这个结点
        :return: 是否有环,返回 True 表示这个有向图有环
        """
        # 2 表示这个结点正在访问
        if visited[vertex] == 2:
            # 表示遇到环
            return True
        if visited[vertex] == 1:
            return False

        visited[vertex] = 2
        for precursor in inverse_adj[vertex]:
            # 如果有环,就返回 True 表示有环
            if self.__dfs(precursor, inverse_adj, visited):
                return True

        # 1 表示访问结束
        # 先把 vertex 这个结点的所有前驱结点都输出之后,再输出自己
        visited[vertex] = 1
        return False

Python 代码:

import java.util.HashSet;

/**
 * 根据 Solution5 做的修改
 *
 * @author liwei
 * @date 18/6/24 下午12:42
 */
public class Solution6 {

    /**
     * @param numCourses
     * @param prerequisites
     * @return
     */
    public boolean canFinish(int numCourses, int[][] prerequisites) {
        if (numCourses <= 0) {
            return false;
        }
        int plen = prerequisites.length;
        if (plen == 0) {
            return true;
        }
        int[] marked = new int[numCourses];

        // 初始化有向图 begin
        HashSet<Integer>[] graph = new HashSet[numCourses];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umCourses; i++) {
            graph[i] = new HashSet<>();
        }
        // 初始化有向图 end
        // 有向图的 key 是前驱结点,value 是后继结点的集合
        for (int[] p : prerequisites) {
            graph[p[1]].add(p[0]);
        }
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umCourses; i++) {
            if (dfs(i, graph, marked)) {
                // 注意方法的语义,如果图中存在环,表示课程任务不能完成,应该返回 false
                return false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// 在遍历的过程中,一直 dfs 都没有遇到已经重复访问的结点,就表示有向图中没有环
        // 所有课程任务可以完成,应该返回 true
        return true;
    }

    /**
     * 注意这个 dfs 方法的语义
     * @param i      当前访问的课程结点
     * @param graph
     * @param marked 如果 == 1 表示正在访问中,如果 == 2 表示已经访问完了
     * @return true 表示图中存在环,false 表示访问过了,不用再访问了
     */
    private boolean dfs(int i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ashSet<Integer>[] graph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t[] marked) {
        // 如果访问过了,就不用再访问了
        if (marked[i] == 1) {
            // 从正在访问中,到正在访问中,表示遇到了环
            return true;
        }

        if (marked[i] == 2) {
            // 表示在访问的过程中没有遇到环,这个节点访问过了
            return false;
        }
        // 走到这里,是因为初始化呢,此时 marked[i] == 0
        // 表示正在访问中
        marked[i] = 1;
        // 后继结点的集合
        HashSet<Integer> successorNodes = graph[i];

        for (Integer successor : successorNodes) {
            if (dfs(successor, graph, marked)) {
                // 层层递归返回 true ,表示图中存在环
                return true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// i 的所有后继结点都访问完了,都没有存在环,则这个结点就可以被标记为已经访问结束
        // 状态设置为 2
        marked[i] = 2;
        // false 表示图中不存在环
        return false;
    }
}

复杂度分析:

  • 时间复杂度:O(E+V)O(E + V)
  • 空间复杂度:O(V)O(V)